2011年10月,我受公司委派,主编企业志书,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,在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下,经过半年多的努力,历经14次修补,《海河乳业志》终于得以成书。一日,在与生产部蔡部长一同去公司食堂吃午餐的途中,他提及发生在2004年的一起质量事故是否也录入其中,我顿时一悟:啊?这件事当时我也参与了,这么一件体现我们海河乳业精神,弘扬我们企业文化的大事,我居然给漏记掉了,惭愧!好在我们《海河乳业》报创刊了,编辑部的同仁希望我写点什么,我的第一反映是补漏的机会来了,于是,当时的情景又跃然浮现于面前,美其名曰寻“宝”记,借此希望与当时的以及后来的员工们共享、共勉。
这件事发生在 2004年秋冬之交。那天,车间生产结束,工人在清理设备的时候,发现一条利乐生产线灌装头上的一个大约3毫米粗、一厘米长的柱阀不见了。经过分析,这个柱阀应该被灌装到利乐枕里了,而当班这条生产线共生产了五千多箱,总共十万来袋奶,并且大部分已经装上即将发往外地市场的挂车。公司当机立断:为了企业声誉,为了产品质量,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,采取人工逐袋摸排,一定要找到这个柱阀。一开始,这项工作是车间自己进行的,后来,闻讯的其他部门也都加入进来了,发货区、收奶区都成为了摸排战场,从卸货、拆箱、一袋袋摸排再到装箱、封箱、装车、入库,在厂的200多名员工自动组成一个个班组,紧张、有序的忙碌着。下班时间到了,下雨了,天黑了,肚子饿了,天越来越冷了……这都阻挡不住我们的干劲,大家只有一个目标:一定要把这个柱阀找到,维护好公司的市场形象,保护我们“海河”品牌的声誉。终于,将近晚8点时,公司办公室的一名员工兴奋的喊起来:我找到啦!顿时全场一片欢呼!
海河乳业的同仁们,当有人问你海河的企业精神、企业文化是什么时,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语塞、不知所言的窘境?其实,不用多么华丽的言语,不用多么精准的提炼,不需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迹,只需平平常常,普普通通的,我们企业的精神、文化就像在2004年发生的那件事中我们所表现的那样,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那份责任,那份担当,那份干劲……拿现在的话说就是那些正的能量。这是属于我们海河的宝贵财富,让我们共同弘扬这种精神、这种文化。
(海河乳业 冯立军)